[智慧語錄]:假使你讓[現在]溜掉,[未來]也隨之而去。
日月潭的第二天好戲登場,本來預定八點出發到水社大山登山口,有稍稍延遲了些。
水社大山登山口從伊達邵部落牌樓進入。
原來伊達邵部落舊稱德化社,是邵族人主要的聚落。
從邵族組合屋的經過,簡單的住屋[牆~木板]上,繪有邵族的相關故事傳說,
登山人走過時請輕聲說話,以免干擾了他們的睡眠。
這裡就是水社大山的登山步道
水社大山登山步道有1853個階梯,被稱為是[健康步道]。其實ㄚ麥最不喜歡
走這樣硬梆梆的階梯,下山還要再走一次,對膝蓋的負擔很重,沒有其他替代
步道,只好跟它拼了。
在往上走一段路,有一小段,一小段的平坦路,稍稍舒緩一下。
竹林步道,我們以為阿義兄說的美麗竹林是這裡,這只是前面的小菜,主菜還在後面。
領隊希望能上的盡量前行,有困難的可以原路往回走,但是最少要走到孟宗竹林再回頭。
一階一階往上走,看不到盡頭 。
前一天下過雨,落葉和階梯都有點濕滑,有些階梯有損壞狀態,
行進中還是要小心踏穩腳步。
心裡有準備要走很長的山路, 開始登山前一小時,跟婉玲要了一顆[仙丹妙藥 ],
果然感覺腳筋沒那麼緊,走起來順暢許多 。
怎麼雙胞胎這麼快就下山了?原來他們只走二點多公里。
走完1853個階梯的盡頭有一座涼亭,大家都流汗了,需要補充水分。
從青年活動中心或伊達邵走上來都是1.6公里的路程
領隊告訴大家:距離水社大山頂端[只有3.9公里],說來輕描淡寫,實際上呢?
走過就知道。
阿義兄口中的夢幻竹林,大家終於走到了。
孟宗竹林面積滿寬廣的,環顧四週全是挺拔綠竹,路跡明顯直向前走,不要為了
拍照取景橫向走,有可能會在竹林裡迷失方向。
徐爸、會長夫妻、天天和其他同伴6月2日要前往北二段,先來水社大山行前訓練暖暖身。
竹林步道上有像手臂一樣粗的繩索,沿著繩索走就不會迷路了˙。
人的潛力無可限量,婉玲[右]在會長夫君的帶領下,越來越神勇,百岳數字
不斷攀升,是逍遙遊的百岳新星。
[咬定青山不放鬆 , 立根原在破巖中 ,千磨萬擊還堅勁 ,任你東西南北風。]
~~鄭板橋~~[竹石]
抬頭仰望綠蔭遮天
行在竹林間,想起曾經唸過的泳竹詩:
[一枝青竹在手,何須紅袖輕歌,迎風揮灑适趣,香汗正濡春衫。]
只是我把竹枝換成了兩支登山杖!
蒼蒼孟宗竹,瀟灑自在長,微風吹破靜寂山。
走過竹林又是另一番風景,闊葉林與竹共享土地,尋花,花蹤杳。
在觀景平台巧遇逍遙遊的蘇前會長,帶領年輕朋友上山探勝。
本來不想上來的年輕美眉,也被竹林美境一步步帶上觀景台前。
欣賞日月潭風光有很多不同的選擇,健行、輕騎環湖一周,搭遊船遊湖,乘纜車
空中俯瞰,最讓人難忘的應該是辛苦爬上水社大山山腰上鳥瞰。
美好風光陪伴下用餐,是爬山最好的享受。
傅姐希望能夠登頂,所以在平台沒有多做停留。
持續的在運動,讓她神清氣爽,身材和體能都維持得很好,是有備而來的。
從這裡看下去,有一段不算短的下陡坡路。
一路走過來就這段下坡最陡長,回程要再爬上去。
很多同伴走到這裡就不想在往上爬了,紛紛往回走下山。
因為又是一段 陡階直上,為了保留體力,婉玲也在此止步。
除了領隊帶領的健腳外,繼續往山頂走的就剩下我們六人 。
這是領隊、嚮導在元旦踏查的紀錄。當我們走過3.7K,天氣就開始轉變,先是霧雨
飄飄,不以為意繼續前行。在4K處就下起雨來,剩下一點多公里,山道上插身而過
的他隊山友說:4.2K處有涼亭可以休息避雨,當下決定到涼亭在看情況。
3.7K到4.2K這段路開始有困難度,拉繩索攀樹根手腳並用,下雨就無法拍照,
ㄚ麥也走到涼亭,徐爸還有點意外呢!
在涼亭吃了些食物,有六位同伴想登頂,登頂需約一個多小時,領隊帶他們先行。
雨沒有停止的跡象,加上雷聲大作,我們決定下撤 。
登頂無望,也要在這山型的標誌下留下影像!
下山路也是很辛苦的,山路都變成了水溝,缺水的季節,所下的每一場雨都很珍貴,
踩著[黃黃的潺潺流水]往山下奔流,雖然全身溼透很狼狽,還是覺得這水路好可愛的。
[踏查時的登頂照~~日月潭最高峰~~水社大山]
雨勢太大,想登頂的同伴也沒有如願,最後的500公尺最艱困,為了安全,在離山頂
的700公尺前下撤。領隊說:山都會在,保存好體力,只要你們想來,他會相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