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彥駅的車站外觀是仿造彌彥神社的本殿[木造寺社],有著歇山頂式的屋頂
,紅色色彩很鮮明顯目,1916年(大正5年)啟用時,已經是這個樣貌了。
站前廣場看到大大的[歡迎],讓我們也大大的歡喜。
廣場周邊的櫻花樹,樹葉都還滿樹梢,染上了紅色,非常漂亮。
不像我們家的櫻花樹,到了秋冬之際,葉子全都落盡。
資料上說:櫻樹上的紅葉,是9~10月秋季落葉後再萌發的新葉,秋分前後
經常日夜溫差大,新葉會因暖溫陸續生長,冬季連續低溫後,生長速度停
滯,至冬季休眠期仍有頂梢老葉生長緩慢現象。
車站廣場前櫻花大道 , 春櫻綻放時會是很壯美吧!
彌彥駅左邊就是彌彥公園
前往彌彥神社,步行約15分鐘,沿著站前櫻花大道前行,會經過
おもてなし広場(招待廣場),社友農產品直銷處,美食廣場、也
有足浴,可以讓顧客、遊客放鬆身心。
湯神社每年4月的某日會舉辦傳統祭典~湯掛祭~從湯神社取得神湯溫泉水,
有歌舞表演和街市遊行,祈願開運解厄、身體健康無病災、學業有成等等。
本高寺是禪宗寺院,據說創建於一五九一年,原本位於北邊,在大正
二年搬到了當地。舊地的門前至今仍被稱為[大門町]。院內有地藏堂、
子育地藏尊,祈禱孩子健康成長。
溫泉街
日本油點草,在民宅庭院成片生長,成為花園中的要角之一。
晚艷出荒籬,冷香著秋水。憶向山中見,伴蛩石壁里。~王建 。 唐朝
彌彥神社 (やひこじんじゃ)紅色大鳥居(一之鳥居)
(二之鳥居)
御手洗川溪流 上的紅色拱形玉之橋,是為神明而建的橋 , 行人是不能走的。
班長一直往前走,這是熱心的遊客幫我們拍的。
神社被周邊高大成林的雪松樹圍繞,綠意盎然,散發著靈氣。
正在展出的菊花,品種繁多、花色豐富,ㄚ麥拍了不少,下一篇再和大家分享。
人潮相當多
手水舍
站在階梯上望向菊花展區域
彌彥神社在彌彥山下(彌彥山海拔634公尺),神社的御祭神為[天香山命]
(あめのかごやまのみこと)天香山命是開拓越後地方的神祇。
[彌彥神社いやひこじんじゃ]正殿因為排隊的人很多,我們就沒有跟著
去排隊[結緣]了。轉往買御守,孩子們都在創業中,就買有關事業順利的
御守,感覺現在的御守都變貴了。
彌彥神社的化妝室建築也很特別,寺院周圍的變葉木正在換裝中。
化粧室有很大的舒適休閒空間,完全沒有異味,感覺不出來是洗手間哪。
明治天皇行在所跡~[明治天皇臨時住所在彌彥神社前,1878年9月15日
明治天皇巡視北陸時,在彌彥神社的一夜。隨後,臨時居所建築在
1912年彌彥的火災中被摧毀,現在該處已經被開發成袖珍公園。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