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智慧語錄]:活著,是一件很美好的事。也許,我們用盡全力,也只是
為了過好平凡的一生。(開心農場的綬草已經慢慢結了果實)
離開天空步道已是近午時分,下山到市區的客家故事館用餐。
午餐過後,我們回到山上,尋找挑鹽古道的登山口,曾經來過的同伴,因
時隔多年,記憶模糊,還是靠導航帶路,苗38線上!
挑鹽古道的意象石雕,我們尋找的登山口就是這裡。
早期的農村社會,鹽是民生的重要物資,通宵靠海產鹽,靠山的銅鑼,
需要的鹽都由通霄供應。 交通不便的年代,挑夫挑鹽從通霄翻山越嶺
到銅鑼,古道是兩地來往的重要通道。
古道分成兩段,我們由此登山口起登。
資料上說:現今古道全長約一公里,就當成是暖身運動。
開車的同伴在附近走走,由五人代表走挑鹽古道,算算時間再開車上山
接我們。原始森林的古道,綠蔭夾道,以闊葉林木居多,構樹、相思樹
楓樹、蕨類、藤類、薑科植物。。。油桐樹參差其間,植物生態豐富。
油桐樹好高大,油桐花未盛開。
少了落花鋪地的浪漫。
我們由下往上行,古道油不規則的鵝卵石鋪設,質樸古意盎然。
坡度一般般,走起來很輕鬆,一路上坡。山林有風,步道寧靜,有五色鳥聲的陪伴。
走過一片竹林,一小段平坦路徑。
德哥身強體健腳程快,比我們早走到第一段古道的盡頭。
古道被苗38鄉道切割成兩段,我們走的第一段約300公尺。在盡頭處接上鄉
道,步行約十數公尺,接第二段古道。入口出有[挑鹽古道]的敘述。
德哥陪我們走第二段古道一小段路,算是[踏查]到此,獨自先行下山,
開車到終點和我們會合。
鵝卵石步道,陽光山林,乾爽舒適。
第二段古道也是一路上坡,沒有趕時間的壓力,三個女人慢慢走。
小圓球的相思樹花開得好密集
來走挑鹽古道的人應該很少,也許路程太短,又少了挑戰性的登山樂趣,
有些路段快被蕨類植物雜草掩沒了。
燈稱花,萬點小白花,潔白纖細。
燈稱花是藥用植物之一,根 的甘味十足。
最後一段長坡,聽得到車輛經過的聲音。
長坡上來,[挑鹽古道]指標,古道的終點。真的是好短的古道,意猶未盡。
這裡有一個觀景台俯瞰山谷的樹冠層。
原來,同伴當年來走挑鹽古道是由此往下走,難怪再三說沒有爬坡、不是爬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