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智慧語錄]:人生就是斷了一根弦,就用剩餘的三根弦奏完全曲。


  

  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植物,苔蘚、蔓藤、附生植物、著生植物等,它們靠著纏繞

   吸盤、氣根、走莖等技巧把矮小的身軀送到高處,享受陽光獲得生長的空間機會。

 
 

 東眼山森林步道多,有景觀步道、自導式森林浴步道、親子峰森林步道、知性步道

 與東滿步道。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、時間和體力作多樣化的選擇。


 

  東眼山森林海拔高度在650公尺至最高點1212公尺間,從這裡階梯往左上

       可登上東眼山三角點 ,路長985公尺,須走四十分鐘。天空下起了小雨,前

       峰部隊登頂勘查路況,觀察是否能走東滿步道。


 

    不想登頂者可以走景觀步道或自導式森林步道下至遊客中心休息。

 李嚮導像是揹著重重的殼,背包裡可全是讓人真飽的[珍寶]。
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天候良好的話,在涼亭上可賞雲觀景望群山 。

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景觀步道是最簡短的休閒步道,十來分鐘可達遊客中心。


 

  自導式森林浴步道採循環式,步道長四千多公尺,屬於有坡度的登山步道。

 


 

  除了東滿步道外,林區的步道都可以走走看,讓我們一起去享受森林浴吧!


 

  這是東眼山森林遊樂區的化妝室,我們要特別介紹一下,採高架式的建築,在下方的步道

  往上看,讓人以為是個觀景台。進入裡面右邊化妝間是圓型設計,正對面是有親子設備的

  化妝間,寬敞乾淨無異味。新聞報導上說阿里山的化妝室,流動式、破損、異味撲鼻掩花

  香又破壞景觀,讓阿里山美名蒙塵。東眼山的化妝室,真的可以作為阿里山風景區相關單

  位的參考。

 

  [波痕]~河床的岩盤,在水流長期沖激的情況下,形成表面的波痕,我們可以從緩坡和陡坡

  的方向,來判斷水流的流向。


 

               東眼山遊客中心
 

  通往大型停車場和休憩涼亭的櫻花、杜鵑花步道,春櫻退場,杜鵑花悄悄登上三月的舞台。


 

  
 


 

    惦惦的開,惦惦的水(美),帶雨杜鵑等待知音來探看,甲阮惜。


 

        殘櫻風中抖卻


 

  原產地在日本、中國、韓國的麻葉繡球,潔白素雅滿花牆。


 

  卸下重擔洗手作羹湯,新好男人要像他。起風了,溫度驟降讓人打冷顫,期待熱湯暖一暖。

  本來是飛龍組二十人的午餐,因為山上天氣冷,加水加料變成兩大鍋,足足餵飽了四十多人。


 

  
 

  徐領隊帶頭往前走,螞蝗輕輕吸一口,鮮血染紅小腿ㄎ,見紅喔,今年你會發又紅。


 

  台北的朋友又見面啦,唐麻丹山好印象,志繼山東眼山輕鬆訪,下回挑戰難度高的山。


 

      這,是來爬山的嗎?吃得這麼好,怎麼[瘦]得了。


 

  呷飽[泰]閒,鬥嘴全武行樣樣來 ,哥兒們就是愛耍玩。


 

  飽餐元氣足,再回山區走一走。


 

  東眼山也是賞鳥的好地方,林間鳥類有四十多種,有紅嘴黑鵯、紅頭山雀、黃山雀

  、黃胸藪眉、冠羽畫眉、白耳畫眉‧‧‧悅耳的啾啾聲伴你山中行不寂寞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 涼亭午餐的時候,一直沒看到你們的蹤影,原來你們都在遊客中心這邊啊!

        午餐過後,距離回程開車時間還有三個鐘頭,相約了12個山友前往親子峰森林步道和

        化石區,散散步也好暖暖身體。


   

      步道上的枕木下,蕈類植物密密麻麻滋生著,一朵朵的蕈菇像是可愛的小雨傘。


 

    物理風化或是化學風化作用,使得岩石疏鬆破碎,即使是堅硬的岩石也會崩裂開來。


   

       雖然雨停了,森林依然霧氣凝重。走了好一段路,身體才漸漸暖和起來。


  

     東眼山森林主要為人造林,針葉林面積廣大,有三百多公頃,其中以柳杉為最多,其他

     還有香杉、台灣杉和紅檜。闊葉林區則有樟樹、青楓、青剛櫟、紅楠、香楠、山黃麻、

     九芎等樹種,豐富秀挺的林相與森林芬多精,最適合來一趟森林的洗禮。


 

   [ 複線雙軌交走式運材索道,俗稱的流籠,具有兩組軌索及曳索,運搬器在軌索上利用木材的

    重力向下滑,而曳索與搬運器相連,可以用來控制滑速,此法在50年代民營的伐木運材作業

    中,經常被採用。]

    林木下的植被生機盎然,有各種的蕨類植物、姑婆芋、秋海棠、蕈類和倒地蜈蚣‧‧‧是認

    識植物的天堂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木馬   再怎麼用力也推不動啦.

        為了拍流籠、木馬,一轉眼同伴消失在濛霧中,兩人走自己的路,有森林導覽圖就知道

       現在的位置和想前往的目的地,有伴就不害怕。在這條知性步道上,有許多集材知識、

       樹高與樹齡的測量方法、育林的修枝與疏伐、昔日的伐木歷史、設備器具,詳細的解說

       讓我們 收穫多多。


  

      東眼山的其他植物群也好多,山櫻花、華八仙、楓香、台灣鳶尾、台灣八角、楊梅、小構樹

       黑星櫻、西施花‧‧‧在走出森林的步道旁都有它們的蹤跡,只是沒辦法一一認識。


 

    在地質景觀走廊,我們可以觀察到由於頻繁的地殼活動,形成岩層有節理的現象。也能看到

   全台風化最完整的[洋蔥狀風化](好像沒拍到),驗證台灣是造山運動從海底隆起的學說。
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九妹伸出無影腳,受災難的不知道是那一位。


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有沒有舞蹈細胞看姿勢就明瞭,單腳立害我差點跌倒。


   



      

        保存在沉積岩中的生痕化石,是古代生物活動時所遺留的痕跡。

      

        在化石上所看到的痕跡,反應出生物運動的行為模式和環境状態。
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這塊巨石像不像我們美麗的寶島台灣?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歡迎您的光臨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ㄚ麥 的頭像
    ㄚ麥

    ㄚ麥的天空~桃園市逍遙遊登山協會

    ㄚ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