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遊說;今天要去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玫瑰粉紅城~佩特拉,中東第一
的觀光聖地~[人生一定要來一次的地方]。先把要走的路線用簡單的圖
形來表現,沒有複雜的道 路,循原路回遊客中心。
佩特拉,慕名已久,終於我們來了,一生中的一次。
關於佩特拉:位於約旦馬鞍省,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[岩石](Petrus)。
隱身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峽谷內,於1812年被瑞典的考古學家
發現,消失千年的古城重現世人眼前。
想要進入佩特拉古城,有多種方式:搭乘當地的馬車(價格要先談妥)
可以騎馬奔馳到峽谷入口,旅行社有安排騎馬項目。
我們活潑可愛的小美女們,騎馬英姿挺帥氣的!
騎馬的路程有八百公尺長。(肯定不過隱)
選擇騎馬的遊客還真不少,騎馬的生意旺旺!
不能砸了登山人的招牌,在徐爸的帶領下,我們步行走這一段步道。
這方形的立體岩石,據說是那年代用來當作墓碑或是紀念碑。
步道旁砂礫地帶生長的多肉植物的長長花串,橙紅美麗。(蘆薈吧?)
才起步,看到這些巨岩,我們就覺得這是大自然的傑作了!
這麼一大叢,不看它都難。一種砂礫地區特有的有刺植物。
騎師回程途中奔馳的速度很快,趕快回去接下一團的遊客。
把馬兒裝飾得很華美,有感覺到在經過時有意在表演他的騎馬技術呢!
有著尖塔造型的建築,是做為墓室之用。
因為選擇步行,我才可以看到騎馬無法見到的稀奇植物。
我們已經走到騎馬的終點站,導遊早已在前方休息站等候大家。
資料上說:佩特拉始建於西元前六世紀之後,被認為是納巴特王國的首都
,北通大馬士革,南經亞喀巴灣到印度洋和紅海,西面是加薩,東面沙
漠背後是波斯灣。曾經是商業繁盛的中心,古代歐亞非的交通要塞。
這裡就是[蛇到]的入口,蛇道長約1.5公里,是一條天然形成的峽谷,曲折蜿蜒深幽。
來來往往的觀光客來自世界各國,絡繹不絕。
在蛇道的入口,有兩位穿著約旦古代盔甲的士兵顧守。
他們一手拿盾牌,一手執 長茅?鐵棍?微微笑,看起來很友善。
抬頭仰望這巨大的峽谷岩山,雄偉壯觀,寸草難生。
慢行蛇道中,可以看在岩壁中開鑿出的一條溝渠。這是納巴特人的引
水系統、排水或灌溉的渠道。可以見證前人就有水利系統的高明技術。
峽谷的最寬處約有7米,最窄出僅2米。穿梭在蛇道中,有時疑無路,時而豁然寬廣。
感覺兩側的岩壁都相連在一起了,岩壁上總有堅強的生命力植物。
高聳的岩石在不同的光影下呈現不同的色彩,光影移動中變換著。
峽谷的高壯岩石有著豐富的天然色彩,黑、灰、褐、黃,紅、紫、橘紅
、綠,紋理清晰層次分明,有波浪形,螺旋形,各式不同曲線交織著。
多變的峽谷地形,和千變萬化的岩石景觀,1.5公里的蛇道,如果不看景
,也許20分鐘就走完了。但它的人文歷史獨特景觀,會花很多倍的時間。
看到扭曲的樹幹,以為是枯木,往上一瞧,是無花果樹,在這麼貧瘠
乾旱的峽谷岩石夾縫中求生存,無花果對生長環境不挑剔、 不嚴苛,
植株可觀賞,果實營養可食,富含硒,藥用價值高的優質植物啊!
峽谷中的神壇
峽谷的形成,根據資料:是屬於斷層,大自然的雕琢。
峽谷中有許多奇岩怪石,看看這岩石的形狀像甚麼?維妙維肖的眼和嘴~ˊ魚頭
轉個方向,到岩石的前方瞧瞧,有不同的樣貌,像不像大象?
岩壁上的小型神壇、神龕。
歷經千年,已經風化,只剩下半身人像,右邊的雕像似某種動物的雙腳。
掌狀葉,大而美觀,蒴果,球形,果實簇生,古銅色至紅色,有硬毛和刺。
佩特拉蛇道我看到了熟悉的植物,紅蓖麻。
它耐貧瘠,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,只要一點土壤,它就生長得這麼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