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.05.26~28特富野步道是年中的重要活動,逍遙遊安排了三天
的小旅行,除了特富野步道之外,還安插了許多步道健行和部落之旅。
石棹海拔在1200~1500公尺之間,是前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重要中
繼站。中型巴士沿著山區公路盤旋而上至石棹步道群區,茶山遍佈一片綠。
石棹步道全共有五條健行步道~櫻之道、霞之道、霧之道、雲之道和茶
之道。這 是櫻之道,短短105公尺的步道上種植許多的山櫻、昭和櫻,
春櫻開放時節步道滿是櫻紅燦爛。(有一年春天,公司旅遊我們來過。)
來到石棹資訊站已是中午時分,資訊站有桌椅和化妝是很好的休憩點。
中午吃便當,菜餚鋪滿便當將近十樣菜,平常我很不喜歡吃便當,但今
天的菜不會甜甜的很合我口味,竟然可以吃光光耶!
夏天吃西瓜多汁消暑氣,主辦單位準備了好幾個大西瓜,在適當的
地點、時機切來大家分享。
吳領隊夫婦主辦這次小旅行,非常的用心規劃行程,希望能讓大家有滿滿美好的回憶。
林前會長夫妻擔任重要的嚮導任務,招呼照顧同伴們。
曾嚮導夫妻觀前顧後,一刻都不得閒。
ㄚ麥很輕鬆,只要動動手指頭,按下快門就好。
這次有三台中巴人數,七十多人。要辦這樣的大活動真的非常辛苦。
拍好大合照,大家沿著上坡的產業道路前往步道區。
有茶園工作人員穿梭在茶樹之間,大家以為是採茶,其實不是,是拔除
攀爬在茶樹上的攀藤植物。
石棹地區有許多的茶廠和民宿,民宿選在高處都有很好的景觀視野。
謝謝大鳥(左)帶我們走過很多山峰、步道和風景點,後來才知道我們
搭著他的巴士趴趴走已經有十一年了呢!
石棹步道區海拔1400~1700公尺,氣溫涼爽舒適。霞之道,霞之道長250公尺。
沿著木板階梯而上。
步道鋪設在茂密優美的竹林間,很有溪頭的味道。
穿過竹林之後,是一片山坡地茶園風光。
剛修剪過不久的茶樹,露出褐色的茶樹枝,等帶著發新葉。
像一條龍般的階梯步道,每隔一小段距離設有平台,暫停,欣賞茶園風情。
,
茶山生產的茶為烏龍茶和金萱茶為主,我記得小時候家裡種的茶是烏龍
種和黃柑種,手工採茶是很辛苦的工作。
增加的新同伴速度很快,ㄚ麥記憶力沒這麼好,都來不及記住你們的容
貌和芳名。下回見面,可不可以自我介紹一下呢?
夏天到,山下的氣溫飆到37度,到高一點海拔的山上來,頓時清涼繞身轉。
山區的氣候變化也是剎那間,雲霧飄渺。
看到格友說陽明山的繡球花盛開中,這山上人家庭院的繡球花很大一叢,也綻放著呢!
淵明居~應該是品茗的好地方。(此處大門暫不開放進入)
五條步道可以連走,大約需四小時時間。我們接著走霧之道。
竹林內一支支的新筍冒出來。
一路是往下行走的竹林林蔭階梯步道
桂竹筍採收的季節,筍農辛苦採收中,看年今年有不錯的收穫,希望能賣個好價錢。
每一段路都有不同的視野畫面 ,遊客很少,偶有遇到十來人的遊客來健走。
步道指示牌製作得清晰明白美觀,徐爸的表情很逗趣。
以前鄉下,唸了小學之後就要開始幫忙做農事,澆菜、採菜、洗菜、洗衣
、挑秧、採茶,雖然辛苦,也多少奠下還算不錯的體能,回憶總是苦變甘。
茶樹的新葉生機好旺,好愛,好好聞的茶香。
茶山和步道旁也種植的一些果樹,有紅肉李、、樹番茄、香水檸檬。
樹上的藍色果實很吸引人,聽到有人猜是藍莓,我知道不是藍莓,
我們種過藍莓 。我拍下畫面問徐爸,徐爸說是山黃柏~十大功勞,
一種藥用植物,對吧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