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智慧語錄]:克服畏懼、建立自信的最快又確實的方法,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,直到
你獲得成功的經驗。
舊曆年前的錐麓古道行,寫了前半段就停頓下來,趁著登山活動的空檔再把它補完全。
通過一段斷崖高繞的路段走下來,這一處高繞路段感覺比任何一段路都險峻,膽子不
夠大的女人都是用爬的,下得階梯心臟還是蹦蹦蹦跳得緊促。
6.6K處可以看到深不見底的懸崖,我們都只能拉著繩索,臉向著崖壁慢慢走過去。
還是有扶手的橋有安全感,每一座橋樑都有編號喔!
落石坍方處開出來的路徑
再爬一小段坡道,距離錐麓駐在所只剩下0.4K。
昔日合歡越嶺古道,每隔四公里設置一處駐在所,能夠就近管理部落和維護行旅的安
全。在錐麓古道沿途一共設了四個駐在所~~錐麓、斷崖、巴達岡、合流。
錐麓駐在所在1914年設立,這裡的腹地比較寬闊又平坦,視線所及的展望點也滿好的。
我們前一晚逛花蓮小吃街,買了一些滷味帶上來,牛角麵包是同伴黃寶親手烘培的
拿手絕活,少糖少奶油的健康取向。搭配鹹滷味有加倍好吃的效果。
住在所有椅子、石桌子,很棒的中途休息站。往前方看過去,可以遠眺合歡群峰和
畢祿一帶的山勢山容,雲彩緩緩地飄移。
錐麓古道在懸崖峭壁間劃出一條長線,蜿蜒在山腰上。
走在密林幽靜的步道,感覺真好![這樣的路,即使走一整天也不會累。】
高聳天際的岩壁,裂開長長大大的縫隙,好讓人擔心,不知它還能撐多久。
紀念碑,碑上刻著:[故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紀念碑],昔為木柱標示,在1935
年才改為水泥墓碑。
1915年設立的斷崖駐在所。2013年3月逍遙遊古道活動只走到這裡,當時錐麓古道
還沒有全線開放,這次能把古道補上慈母橋這一段,就是非常圓滿的古道行嘞˙!
走過斷崖最精華的一段後,慶元兄才告訴我們:在走過的20多公尺前有發生落石,
噼哩啪啦落下不少碎石塊,我們很幸運躲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幕。
從這裡開始就會走過好幾個山洞了
回望我們走過的古道,心中滿滿感謝前人劈山開道的勞苦辛酸,後人才能再度踏
上古道,一覽山川的壯麗險峻。
腳步輕盈踩過一地的白色花瓣(我猜那是烏心石的落花),山櫻花也展著嬌豔的紅彩。
如果從燕子口上來,就是很長一段的上坡路,比較喘一點,但是一路下坡也不是很好走。
巴達岡二號橋
巴達岡駐在所
巴達岡駐在所大門遺跡
錐麓古道走完全程,慈母橋進入燕子口出來,連休息時間花了六小時。
下午二點回到燕子口,和預定的時間完全相符,致華兄的精算和時間掌控恰恰到位,
實在厲害!
第一次知道南澳火車站在這裡,還有觀世音菩薩坐鎮。車行路上看到有好吃的餡餅在
南澳車站旁,算是特意轉進來的,熱騰騰的牛肉餡餅在這個時候品嘗起來,真是人間
美味之一,令人回味無窮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