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要做人家的朋友,一定要先顯得友善,真正的朋友終生相親相愛。]

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 2007年8月我們第一次走訪米棧古道 ,社區總體營造的成員敘述米棧古道的再現與原住  


          民文化傳承計畫,米棧古道重建後將呈現新的面貌,邀約我們來花蓮時再走一回古道,逍


         遙遊依約前來囉!


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古道入口的挑夫換成了陶甕流水裝置

   

   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結合了米棧的人文散發古樸的氣息



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 米棧部落的居民有阿美族的原住民,和部分的客家。聽著熟悉的語言,親切的話家常.


        入口的椰林道和房舍都換上了新裝,在異地的子弟們回到了家鄉,共同打造新米棧。


        趁著新春作起生意來,這只是一個新的嚐試,他們還懷有許多的經營夢想,希望夢想能


      慢慢的實現 。


    
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古道的登山口述說著米棧古道的故事,十幾座的木雕挑夫,人物造型生動有趣。

     


          米棧的景觀資源由米棧和水璉兩個部落的居民共同維護,也希望古道的愛護者,能夠為


        維護古道盡一份心力。



   



     



   
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步道 採用生態工法鋪設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花蓮溪和條理分明沙洲在許多的轉彎處與遊人相見



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S       形的行車道路



          米棧古道長2100公尺,步道平緩,整修過的步到更平整寬敞了,沿途植物種類多變化,還


         設有四個木造景觀台,休息兼觀景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第一個景觀台俯瞰溪畔



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200公尺處的景觀平台



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



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缺了頂篷的涼亭



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新設的第三個景觀台
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往稜線上的大榕樹,是新開發的景點。



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新生的喜悅

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遙望藍藍太平洋



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 上次我們走的是果園的步道,在柑橘園的上方,在山坡上欣賞太平洋的黃昏。


          日正當中站在更高點的景觀台上看天際和海洋,看得更遠更廣闊  。



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欣欣向榮大榕樹



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梁先生(後左一)是我們在壽豐鄉的朋友之一,熱情風趣又孝順,每逢假日來往在台北


         與花蓮之間,回壽豐陪母親度周末假期。「母親培養我二十年,我在外打拼三十年,


        現在我要還給母親二十年,承歡膝下讓母親有個快樂的晚年。」


       每次拜訪梁家,梁媽媽的和藹可親,讓沒有媽媽的我,真的有回娘家的溫暖感覺。

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稜線上有五棵百年大榕樹,枝葉繁茂好遮蔭,祝大家幸福快樂。



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保祐大家開工大吉訂單接源源不絕 ,事業順利。


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古道重生找到旺盛的生命
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好運常相隨



    



    


 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ㄚ麥 的頭像
    ㄚ麥

    ㄚ麥的天空~桃園市逍遙遊登山協會

    ㄚ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