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智慧語錄]: 登高遠眺,其徑必寬。養深積厚,其志必大。
從番薯寮山遠望對面的山頭,那是桃源谷,中間山頭的小黑點是其中的一座涼亭,待會
我們會經過那裡。很遠嗎? 看得到的就不會很遠喔!
拉近來看看涼亭,不就在眼前嗎?
有山花的陪伴,走再遠的路都覺得心情愉悅。
11:30 雖然石板路不是很好走,但是這條路線也有可愛的地方,休息平台特別多,讓你
感覺有點想休息的時候,石桌石椅就出現在眼前。
多麼體貼的設計啊!
早期的先玟勤勞起家,不論寒風溽暑在山頭陡地開墾出良田。
大地土地公是先民的心靈寄託福 神,守護著這片青山綠地。
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接上了桃源谷步道,夏天曾經辦過桃源谷步道行,因為這一段路
空曠沒有綠樹遮蔭,暑熱難檔,才會想到在春暖花開時節帶大家再走一趟。
山區的氣候轉變得非常快,頓時風起霧來,迷霧罩山。
平緩的山頭芒草生長綿密,曾是先民牧放牛隻的土地,嫩綠的芒草也是牛群的食物之一。
如果天氣良好 ,在桃源谷是觀賞海景和龜山島很棒的地方,看來今天是在霧中行了。
一根根的水泥柱立在步道中,提醒遊客[小心牛隻] 。
盡忠職守照護著走得比較慢的同伴,與您同行,安啦!
越來越接近之前所看的的涼亭了
芒草叢下發現了新鮮事,好漂亮的花,只有這一小段路有它的蹤跡。下垂的綠黃色鐘形花,
是人們口中說的 [落入凡間的金色鈴噹] 之稱的 山寶鐸花 嗎?
走過鐵絲往圍繞的小路到了涼亭,我們才看到旁邊的告示牌,上面寫著:[本條桃源谷~~
大溪線步道,沿線石板面常有青苔,容易滑倒危險。如非必要或確實穿著防滑鞋外,請改走
其他步道下山。] 我們常常告訴大家,爬山最好都穿 登山鞋,帶登山杖,對安全有幫助。
這一片綠色大地就是動物們的覓食天堂
太陽稍稍探出頭來,綠色草原像是一張超大的溫床。
或坐或躺或臥,倘佯在綠野的懷抱。
想要翻滾一下也無妨,只要你的筋骨夠硬朗,走這麼長的路就好好放肆一下吧!
牛群的水源地
12:40 聞到了便當的香味,感覺肚子咕嚕嚕的在響了哩!
便當的菜色真豐富 還有好大一鍋足夠五十人吃的的羅蔔貢丸湯
這樣就覺得很滿足
謝謝蘇兄為大家準備的豐盛午餐
背風處有有寬闊的空間,讓大家舒服的享用午餐。
13:30 大家收拾好東西,準備下山。
下山走石觀音線,石板步道,慢走塞車,小坐片刻。
又陡又長的石板階梯步道
路況和大溪線差不多,青苔生小心行。
13:55 石觀音寺前小憩
石觀音寺~~深山寺廟,宜蘭縣頭城鎮大里里番薯寮路,里程2280公尺。
道光年間創建的石觀音寺,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,寺內供奉龍山神、石觀音、南海觀音、
呂仙祖、劉仙翁等諸佛聖神仙。
沿寺旁石階步道上坡
坡到旁的杜鵑花紅白爭相綻放
其間有一段崩塌路段,步道狹窄僅容一人通行,險象環生。
小心翼翼
石階路一路下坡,一段接一段。
有幾段非常的陡峭, 好像走不完似的。
穿過竹林路段,聽到了汽車和火車聲,快要走完3.5公里的路程了。
龜山島再次出現眼前 ,腳步越來越輕快了。
石階步道的盡頭,我忍不住再次回望,心理想的是: 要去石觀音寺的信徒,除了一顆
虔誠的心外,還要有體力耐力爬這數千 或是上萬的 階梯。
觀音寺的出入只靠這一條石階路 ,下山最快1.5小時,上山就不只這樣的時間,不論是信眾
或寺方人員,都是一項考驗啊!
累了,拉拉筋。
曾經是 武陵的老師和 學生相聚話當年
16:00到大溪漁港,讓大家採買新鮮的漁貨。
漁船滿漁港,漁貨滿市場。